這兩天,和AI有關的重磅信息,在“西岸”密集發布。圖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高德納全球管理副總裁共同發布年度全球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曲線及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地圖解讀。勵 漪 攝
趁牛人們神侃,東姐幫您解個秘。從前的西岸是工業銹帶,“正宗”上海人一輩子都不會跑來吹有“味道”的江風,但是今天,如果你還沒聽過沒來過西岸,那你肯定OUT了。
這里有號稱魔都最美的江邊跑道,有攀巖墻、滑板公園;這里有全國最大的私人美術館、有魔都最密集的展館、畫廊,這里亦動亦靜,動靜相宜——對,這里是上海西岸,已是潮人打卡的網紅之地。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場館西岸藝術中心,原來是上海飛機制造廠的廠房。勵 漪 攝
西岸——曾經塵滿面、鬢如霜的工業銹帶,瞄準巴黎左岸、倫敦南岸華麗轉身
“在很多人心目中,西岸是文藝范兒的。這是徐匯通過十年努力打造的一張名片,不僅有高顏值,更有新實力?!毙靺R區區長方世忠頗感自豪。
西岸,是指黃浦江西畔的徐匯濱江地帶,岸線總長11.4公里,腹地可開發面積約9.4平方公里,是黃浦江兩岸可成片開發面積最大的區域。上海有位老領導曾比喻為“中心城區最寶貴的大衣料”,曾經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搖籃之一。
上海最大的水泥廠、上海最早的貨運火車站、最早的機場、最早的水陸聯運煤炭碼頭都在此地。新中國成立后,還是上海重要的“鐵、煤、砂、油”大工業廠區,當時住在周邊的居民不敢開窗,風大的時候,一會兒家里就會積上一層黑黑的煤灰。被工廠碼頭隔離,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這里還有沿江岸線。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上海城市布局調整和傳統產業轉移,徐匯濱江地區企業用地大多出租或閑置,市政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極不完善,逐漸淪為“鐵銹地帶”。
如何用這塊“最寶貴的大衣料”裁出最美華服?
10年前,徐匯區抓住世博機遇,率先謀求城區形態和公共空間更新再造,啟動第一輪土地收儲和公共開放空間建設,提出“上海CORNICHE”的規劃理念,堅持大開放而不是大開發。對標“巴黎左岸”、“倫敦南岸”,打造與世界對話的文化新地標規劃,工業遺存向創意時尚華麗轉身。率先貫通的3.6公里岸線,以龍騰大道為核心,打造了一條最“透氣”的浦江岸線,讓公眾享受濱水之樂,為浦江岸線全線貫通貢獻了精彩樣本。
中國最大的私人美術館——龍美術館(西岸),就是曾經的運煤碼頭,保留下來的卸載橋“煤漏斗”,與展館的傘拱結構新舊關照,形成視覺上的呼應。